从我学会用手机算起,我算是个短视频重度用户,经常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日志软件里记录着我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往往在7个小时以上。也尝试了许多戒掉手机的办法,比如”屏幕使用时长管理“、一些到时间就锁定手机...
从我学会用手机算起,我算是个短视频重度用户,经常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日志软件里记录着我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往往在7个小时以上。也尝试了许多戒掉手机的办法,比如”屏幕使用时长管理“、一些到时间就锁定手机的软件,还会定一堆闹钟写着一些励志的话,遗憾都未能有作用。我尝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目前卓有成效,在此之中还有一些思考。
方法放在前面:多听新闻联播。用墨水屏手机、交小众圈子朋友。
第一步是停下来,刷视频是一种很神奇的状态,不想刷,但控制不住刷是常事,我经常在一种十分痛苦的状态下刷上好久。突然有一次我刷到一篇新闻片段,这时想刷下去的感觉瞬间就消失了,我赶紧趁着这个timing放下了手机。
后面经过数次实验,发现只要刷到新闻片段,只要听到那口没有任何语气,只要有讲述事件是男低音时我的自由意识就重新回到了我的手上,只能说效果十分显著,用最大音量的新闻联播洗洗耳朵,一下子就可以擦除掉短视频带来的”脑雾“,可以静下心来读书。
我对此进行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人一直有刷下去的冲动,我把我抖音首页的前10条视频记录了一下,简单概括就是一些夸张式表达,
”终于***了*“ “大家你看***” “如果***那你一定要” 等等,我以为是夸张化的表达让人上瘾,后来发现了抖音视频后意识到是这种包含人类表达情绪声音让人无法停下,大抵是刷短视频时,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大脑误以为我们本身在表达情绪中,而我们本身又没有在释放情绪,手机此时就成为了一个器官,代替我们释放来自手机情绪的器官。而新闻联播本身只带有极少的情绪部分,让我可以瞬间冷静下来,我在读什么,我在思考什么,我有了思考和反应的时间
然后我发现虽然已经可以随时停下刷视频了,但我还是会在无聊时最先想到的是刷视频,那就要建设两个条件,一个是我需要不喜欢刷视频,另一个是我有其他爱好
我在小红书上发现许多博主要求打开手机的黑白模式,降低手机画质是降低吸引力的好办法,可这并没有长久效果,因为我又上瘾了知乎,纯文字的地方不知道为何刷得停不下来,也就是一些简单没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把我控住。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手机这个载体本身让人上瘾了,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我摸到了一台海信a7,墨水屏手机,屏幕不发光,刷新率低,一个好东西,这下我没有再刷短视频了,即使下载一个抖音在桌面也无动于衷,可能是我们人类从原始社会脱离不久,对于发光的物体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非条件反射,使人身体放松,一台墨水屏手机让我不再担心短视频,这时我才真正的实现了手机使用自由
Powered by HadSky 8.5.1
©2015 - 2025 文山交流
您的IP:216.73.216.7,2025-09-02 10:35:29,Processed in 0.09307 second(s).